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栽培原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Title: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277-2015《食用菌栽培原料质量要求》是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15年实施。该标准对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质量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栽培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用于食用菌栽培的各种原料。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为后续的具体规定提供了前提条件。
2. 术语和定义:
- 栽培原料:指用于培养食用菌的基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木屑、稻草、玉米芯等。
- 有机质含量:指栽培原料中有机物质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
3. 基本要求:
- 无害化处理:所有栽培原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含有害微生物、病虫害及农药残留。
- 新鲜度:原料应保持新鲜,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营养成分流失或变质。
4. 主要技术指标:
- pH值:栽培原料的pH值应在5.5至7.5之间,适宜大多数食用菌的生长环境。
- 水分含量:根据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需求,原料的水分含量通常控制在50%-65%之间。
- 有机质含量:一般要求不低于45%,以保证足够的养分供给。
5. 检验方法:
- pH值测定采用玻璃电极法;
-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烘干法;
- 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6. 检验规则:
- 每批原料需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
- 若初次检测不合格,可加倍取样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整批原料不合格。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3/T 2277-2015标准从多个方面规范了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质量要求,旨在提高食用菌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保障食品安全。对于从事食用菌种植的企业和个人来说,遵循这一标准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