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材林树种品种现场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测程序、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用材林树种品种的现场检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n-site Detection of Timber Forest Species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284-2015《用材林树种品种现场检测技术规范》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为用材林树种品种的现场检测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检测的基本要求,标准明确指出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检测环境应符合相关条件。这意味着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确保检测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熟悉标准内容,同时检测场地要保证无污染、温度适宜等基本条件。
其次,在品种真实性鉴定部分,标准提出了田间检验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法两种主要方法。田间检验法强调通过观察树木的形态特征如树冠形状、叶片大小等来判断其是否与申报品种一致;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法则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对样本进行比对分析。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或者结合使用以提高鉴定准确性。
再者,关于苗木质量评定,标准规定了多个指标包括苗高、地径、根系发育状况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造林后幼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因此在挑选优质苗木时必须全面考量上述因素。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容器苗而言,还需检查包装是否完好以及基质湿度是否适中等问题。
最后,在记录与报告环节,标准要求所有检测数据都应当真实准确地记载下来,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委托方。报告中除了包含基本信息外,还应该附上必要的照片或图表作为佐证材料,以便于日后查阅或争议解决时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用材林树种品种现场检测技术规范》从准备阶段到具体操作再到结果呈现都给出了详尽的规定,有助于保障用材林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以上关键条文的理解与执行,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林业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