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半农半牧区草原沙化状况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半农半牧区草原沙化状况的调查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sertification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Semi-agricultural and Semi-pastoral Grass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246-2015《半农半牧区草原沙化状况调查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半农半牧区草原沙化状况的调查工作。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半农半牧地区的草原沙化状况调查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确保调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草原沙化: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导致草原生态环境退化,土地逐渐沙化的过程。
2. 调查单元:根据地形、植被类型等因素划分的基本调查单位。每个调查单元应具有相对一致的特征。
三、调查方法
1. 外业调查
- 样地布设:在每个调查单元内设置若干样地,样地间距一般为500米至1000米,具体间距根据地形复杂程度确定。
- 样方设置:在每个样地内设置若干样方,样方面积通常为1平方米。样方内需记录植被种类、覆盖度等信息。
2. 内业处理
- 数据整理:将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数据库。
- 分析评估: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评估草原沙化的程度和趋势。
四、调查指标
1. 植被指标
- 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覆盖率的百分比。
- 植物多样性指数:衡量植物种类丰富程度的指标。
2. 土壤指标
- 土壤含水量:反映土壤湿度状况。
- 土壤侵蚀量:评估土壤流失情况。
五、报告编制
调查结束后,需编制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调查方法与过程
- 数据分析结果
-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该规程从调查方法到数据分析再到最终报告的编制都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为半农半牧区草原沙化状况的科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