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狐、貉屠宰检疫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判定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狐、貉屠宰过程中的检疫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laughter Quarantine of Fox and Raccoon Do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204-2015《狐、貉屠宰检疫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狐和貉在屠宰过程中的检疫要求和技术操作规范。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狐和貉的屠宰检疫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和物种限制,确保检疫工作的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狐”、“貉”、“屠宰检疫”等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屠宰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进行的健康检查,以确保其肉品安全。
3. 检疫对象:主要包括狐瘟、炭疽、结核病等疾病。这些疾病的防控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狐瘟,是一种高致死率的病毒性疾病。
4. 检疫程序:
- 入场检疫:检查动物是否有异常行为或外观症状。
- 宰前检疫: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食欲及活动情况。
- 宰后检疫:包括头部检查、内脏检查和胴体检查。头部检查主要是淋巴结的检查,内脏检查关注肺部、肝脏和脾脏的状态,胴体检查则侧重于皮肤和肌肉组织。
5. 处理措施:对于检出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如高温蒸煮或深埋等方法。
6. 记录与报告:所有检疫过程和结果都需详细记录,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这有助于追溯问题源头,加强监管力度。
7. 人员培训:参与检疫工作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和判断标准,保证检疫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以上内容是对DB13/T 2204-2015关键部分的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有效控制疫病传播风险,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