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Rice Disease and Pest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205-2015《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环保的方法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农业防治措施
条文:3.1.1
“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种植结构。”
解读:选用抗病虫品种是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基础。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主要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合理布局种植结构则要求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制度,如水旱轮作或稻豆轮作等,以打破病原菌和害虫的生活周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二、物理机械防治
条文:3.2.2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
解读:频振式杀虫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物理防治手段。它通过模拟自然界中昆虫的趋光性,吸引并杀死害虫成虫,从而减少下一代害虫的数量。在使用时应注意安装高度适中,并定期清理灯罩上的死虫,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生物防治
条文:3.3.1
“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控制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解读:生物防治强调利用自然界的天敌来控制害虫。例如,赤眼蜂是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能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用药
条文:3.4.1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施药,不得随意加大浓度或增加次数。”
解读:虽然提倡绿色防控,但在必要情况下仍需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至关重要,这包括正确的稀释比例、施药时间和频率等。随意加大浓度或增加次数不仅可能造成药害,还可能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最终影响防治效果。
五、田间管理
条文:3.5.2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沟渠畅通。”
解读:良好的田间管理对于预防病虫害同样重要。及时清除杂草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滋生的场所,还有助于提高水稻对养分的吸收效率;而保持沟渠畅通则有利于排水防涝,防止因积水导致的病害发生。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综合运用,可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既达到了防控目的,又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