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瓜生长点斜插嫁接育苗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管理措施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黄瓜生长点斜插嫁接育苗的生产与管理。
Title:Cucumber Grafting Seedl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with Growth Point Oblique Inser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980-2016《黄瓜生长点斜插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黄瓜的生长点斜插嫁接育苗操作流程,提高黄瓜育苗质量和成活率。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育苗前准备
条文: 育苗前应选择无病虫害、健壮的黄瓜砧木和接穗种子,并进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
解读: 这一条文强调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使用健康、活力强的种子是保证幼苗生长的基础。发芽试验能够直观反映出种子的活性,低于85%的发芽率可能意味着种子存在质量问题,如储存不当或品种退化等,这将直接影响后续的育苗效果。
2. 嫁接方法
条文: 将黄瓜接穗从子叶节下方约0.5厘米处切下,砧木在第一片真叶基部与茎之间以45度角斜向切开,深度约为砧木直径的一半,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中,使两者切口紧密贴合。
解读: 此条文详细描述了具体的嫁接步骤。选择合适的角度(45度)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和嫁接部位的愈合。同时,控制切口深度为砧木直径的一半是为了避免损伤过多木质部,影响水分运输。接穗插入时要确保两者的切面完全贴合,这是嫁接成功的关键。
3. 嫁接后的管理
条文: 嫁接后需保持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85%-90%,并遮光处理至少3天。
解读: 嫁接后的初期管理对嫁接成活至关重要。适宜的温度范围有助于促进愈伤组织的快速形成,过高或过低都会延缓愈合过程甚至导致失败。高湿度环境能减少植株蒸腾作用,防止因失水过多而枯萎。遮光处理则减少了光照对幼嫩嫁接部位的刺激,有利于伤口愈合。
4. 定植
条文: 当嫁接苗长至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7-10天逐渐降低棚内温度并加强通风,锻炼幼苗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解读: 提前锻炼幼苗适应能力对于提高定植后的存活率非常重要。通过逐步降低温度和增加通风量,可以使幼苗逐渐适应较低的温度条件,增强抗逆性。此外,此时嫁接苗已具备一定营养积累,能够更好地应对移栽带来的暂时性胁迫。
以上内容基于DB15/T 980-2016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