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活动量自动采集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组成与功能要求、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奶牛活动量自动采集系统的开发、生产和应用。
Title: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System for Dairy Cattle Activ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986-2016《奶牛活动量自动采集系统》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奶牛活动量自动采集系统的性能要求、技术指标以及测试方法。以下将从标准中挑选出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奶牛活动量”是指奶牛在单位时间内所进行的身体运动的总和,包括行走、奔跑等动作。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指标提供了基础依据。
其次,在系统组成与功能要求中,标准指出该系统应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及数据分析处理单元三部分构成。其中,数据采集单元负责实时监测奶牛的各项生理参数;数据传输单元确保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至数据中心;而数据分析处理单元则承担着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和展示的任务。此外,还强调了系统需具备故障自检、报警等功能,以提高运行可靠性。
再者,关于性能指标方面,标准提出了多个具体要求。例如,对于数据采集精度,规定误差不得超过±5%;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20℃至+50℃;电池续航时间不低于72小时等。这些量化指标有助于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并为企业生产提供明确指导。
另外,在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章节里,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步骤说明。安装时应注意避开强磁场干扰区域,确保传感器牢固固定于奶牛身上;调试过程中要校准各项参数设置,保证其符合实际需求;日常维护则需定期清洁设备表面灰尘污垢,检查线路连接是否良好,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最后,在试验方法部分,标准描述了如何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上述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标。比如采用标准重量块代替奶牛进行静态测试,观察读数变化情况;利用温湿度调节箱改变外部条件,考察系统适应能力等等。这些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奶牛活动量自动采集系统》不仅涵盖了从设计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而且针对不同环节制定了严格细致的标准要求,对于推动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