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基质栽培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蔬菜基质栽培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Vegetable Substrate Cultivation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186-2015《蔬菜基质栽培设施建造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蔬菜基质栽培设施的建造过程,确保设施能够满足蔬菜生长的需求,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根据标准第4.1条,蔬菜基质栽培设施的选址应考虑地形、土壤条件、水源以及交通等因素。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无污染源。同时,设施的布局要合理,便于管理和操作,保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这一条文强调了选址对于后续种植成功的重要性,良好的环境条件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基础。
设施结构
标准第5章对设施结构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温室或大棚的高度、跨度等尺寸需符合设计规范,以确保内部空间足够容纳各种设备并方便人员作业。其次,骨架材料的选择上提倡使用耐腐蚀、强度高的钢材或其他新型材料,延长使用寿命。此外,覆盖材料应选用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的塑料薄膜或玻璃,并定期维护更换,保持其清洁透明,增强采光效果。
基质准备
在基质选择方面,标准第6章指出应当依据作物种类及生长习性选用适宜的基质类型,如椰糠、珍珠岩、蛭石等单一材料或混合物。基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去除病菌虫卵等有害物质。同时,还需检测pH值、EC值(电导率)等指标,确保处于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内。合理的基质配比不仅能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还能改善根系呼吸状况,促进作物健康发育。
灌溉系统
灌溉系统的设置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详见第7章内容。推荐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技术,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精准控制浇水量。系统安装时要注意管道走向顺畅,避免出现死水区;阀门位置应便于操作检修;过滤装置必不可少,防止杂质堵塞喷头影响出水均匀度。另外,还应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定时定量供水,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灌溉效率。
温湿度调控
为创造最佳的小气候环境,标准第8章建议配置相应的加热、冷却及加湿设施。冬季可通过热风机、热水管等方式提升温度;夏季则利用遮阳网、湿帘风机组合降低室内温度。湿度调节方面,在干燥季节可适当增加空气湿度,而雨季则需加强排湿措施,防止湿度过大引发病害。
病虫害防治
最后,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标准第9章提倡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生物手段(释放天敌昆虫)以及化学药剂的科学使用。特别强调避免滥用农药,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综上所述,《蔬菜基质栽培设施建造技术规程》涵盖了从选址到管理的全过程指导,每一环节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构建高效的生产体系,也能有效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