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羌族服饰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传统工艺制作的羌族服饰。
Title:Qiang Ethnic Costume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139-2016 羌族服饰》是一项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服饰文化。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羌族服饰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以手工或半机械化方式生产的羌族服饰产品。
二、术语和定义
1. 羌族服饰:指居住在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周边地区羌族人民的传统服装。
2. 色彩搭配:按照传统习惯,采用红、黑、白三色为主色调,配以蓝、黄等颜色作为点缀。
三、分类
根据穿着场合不同,分为日常装、节日装和婚嫁装三大类。每种类别下又细分为男女款式,共计十二种具体样式。
四、基本要求
1. 原材料:使用纯天然纤维如棉麻丝毛等材质,并确保无毒无害。
2. 工艺流程:遵循传统工艺制作,强调手工缝制技艺,不得采用化学染料。
3. 安全性能:成品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阻燃性测试。
五、技术要求
1. 尺寸规格:各部位尺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允许偏差范围为±2cm。
2. 缝制质量:针脚均匀紧密,接缝处平滑无褶皱;纽扣安装牢固不易脱落。
3. 图案装饰:刺绣图案清晰完整,色彩饱满鲜艳;银饰镶嵌位置准确且固定良好。
六、试验方法
对于上述提到的各项技术指标均需通过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检测验证,例如利用色差仪测量颜色一致性,借助拉力计评估缝线强度等。
七、检验规则
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包括自检互检以及第三方权威机构抽检等多个环节。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放行销售。
八、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成品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日期批次号等相关信息;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潮防晒;长期存放时则要避免潮湿环境以免影响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对《DB51/T 2139-2016 羌族服饰》中关键内容所做的深入剖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