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独活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独活种子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Duhuo (Herbal Medicine)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149-2016 中药材独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独活种子生产的湖北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1 生产基地环境】
此条文规定了独活种子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具体要求包括土壤pH值为5.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且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情况。这些条件确保了种子的健康生长环境,避免因环境污染导致种子质量下降。
【4.1 种子采集】
独活种子应在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期间进行采收。此时种子已完全成熟,呈黄褐色或棕黑色,并带有浓郁香气。采收时需注意不要损伤植株根部,以免影响来年产量。此条规定有助于保证种子的成熟度和活力,提高发芽率。
【5.1 播种时间】
独活种子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或者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春季播种有利于充分利用雨季促进幼苗生长;而秋季播种则可以避开夏季高温干旱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对于提高出苗率至关重要。
【6.2 田间管理】
在独活种子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适时灌溉、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灌溉要根据天气状况灵活调整频率与量度,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除草工作需及时进行,防止杂草与独活争夺养分;同时密切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手段控制。良好的田间管理能够显著提升种子质量和产量。
以上是针对《DB42/T 1149-2016 中药材独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条款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