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广两优5号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栽培条件、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广两优5号水稻的种植与生产。
Title:Rice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Guangliangyou 5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136-2016 水稻广两优5号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对广两优5号水稻的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特性与适种区域
标准明确指出广两优5号属于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适宜在湖北省及其类似生态区种植。种植前需充分了解当地气候条件,确保与品种特性相匹配。
二、播种育秧
标准要求采用工厂化育秧或湿润育秧方式。种子处理要严格消毒,浸种时间控制在24-36小时之间。播种量为每亩大田用种量1.25公斤左右,秧龄以25-30天为宜。强调了壮苗培育的重要性,要求秧苗整齐一致,叶色正常,根系发达。
三、栽培密度
推荐的栽插规格为行距25-30厘米,穴距16-20厘米,每穴栽插1-2粒谷苗。根据土壤肥力调整密度,肥沃田块适当稀植,贫瘠田块适当密植。这一规定旨在平衡产量与个体发育,实现群体结构合理。
四、肥水管理
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分两次施用,分别在移栽后7-10天和分蘖期进行。氮磷钾比例建议为1:0.5:0.5。水分管理采取浅水促分蘖,够苗后及时晒田控苗,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干湿交替。科学的肥水调控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标准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化学防治时严格按照推荐药剂和剂量使用,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等主要病虫害。提倡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
六、收获与储藏
当90%以上稻谷达到完熟期即可收获,避免过早或过迟。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含水量降至13%以下方可入库。储藏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避光,定期检查粮食品质,防止霉变。
七、注意事项
强调了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要求技术人员掌握关键技术环节。同时提醒农户关注气象信息,适时调整管理措施。还特别指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投入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该标准从品种特性到具体栽培管理都提供了详尽指导,有助于广大农户科学种植广两优5号水稻,实现稳产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