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陕西省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辅助工程的建设要求、技术指标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辅助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
Title:Land Consolidation -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art 7: Supporting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第7部分:辅助工程》(DB61/T 991.7-2015)作为陕西省地方标准,为辅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灌溉与排水系统
该标准明确指出,灌溉与排水设施应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作物种类合理布局。例如,第五条要求灌排渠系设计时需考虑坡度和流向,确保水流畅通无阻。第十一条强调了渠道防渗措施的重要性,建议采用混凝土或复合材料进行硬化处理,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这些规定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田间道路建设
关于田间道路的设计,《标准》在第十六条中提出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机械通行需求,路面宽度一般不低于3米,并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第二十条则特别提到,在穿越沟壑或河床时应设置桥梁或涵洞等结构物,以保证道路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这不仅方便了农民日常耕作活动,也促进了农产品运输效率提升。
三、防护林网构建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并改善生态环境,《标准》第三十二条指出应在项目区内适当位置种植防护林带。树木品种选择上宜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同时注意不同树种之间的搭配组合,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体系。此外,还应当定期对林木进行修剪维护工作,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四、电力设施建设
对于电力供应方面,《标准》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供电线路架设高度不得低于4米,并且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另外,还要求每个配电点都要配备漏电保护装置,确保用电安全。这一系列要求既满足了现代农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又有效降低了潜在风险。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第7部分:辅助工程》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实现高效、节约型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它不仅关注基础设施本身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兼顾了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