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监控、收费、通信系统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通信系统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Title:Highway Monitoring, Toll Coll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993-2015高速公路监控、收费、通信系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对高速公路监控、收费和通信系统的施工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监控系统施工
# 1.1 设备安装
条文: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设备的可操作性和维修便利性。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设备安装的基本原则。首先,设备必须安装得牢固,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不会松动或损坏。其次,安装位置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避免因位置不当影响功能实现。同时,考虑到后期维护的需求,安装时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操作和检修。
# 1.2 电缆敷设
条文:电缆敷设应整齐美观,避免交叉,转弯处应圆滑过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
解读:电缆敷设不仅关系到系统的正常运行,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外观质量。电缆应尽量避免交叉以减少干扰,转弯时采用圆滑过渡可以防止电缆受损。规定弯曲半径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是为了保护电缆内部结构不受损伤,从而保障信号传输的质量。
二、收费系统施工
# 2.1 收费岛建设
条文:收费岛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车辆通行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岛面高度宜控制在0.25m~0.3m之间。
解读:收费岛作为收费设施的基础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到收费员的工作条件以及驾驶员的操作体验。合理的高度设置既能保证收费员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又能方便车辆进出车道。通常情况下,岛面过高会影响交通流畅度,过低则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 2.2 车道设备布置
条文:车道设备应按照“从左至右依次为ETC车道指示牌、自动栏杆机、收费亭”的顺序排列,保持间距均匀且符合安全标准。
解读:该条明确了ETC车道内各设备的具体布局顺序及间距要求。这种排列方式有助于提高通行效率并降低事故发生率。此外,均匀分布的间距能够有效避免拥堵现象发生,同时满足相关安全规范的要求。
三、通信系统施工
# 3.1 光缆布放
条文:光缆布放过程中严禁打背扣,接头盒两侧预留长度不应少于8米。
解读:光缆布放时禁止出现打背扣的情况,因为这会导致光纤受到额外拉力而产生微小裂痕甚至断裂,进而影响通信质量。另外,在接头盒附近留出足够长的余量(不少于8米),便于日后维护人员进行故障排查与修复作业。
# 3.2 电源配置
条文:通信设备供电系统应具备双路电源切换功能,并配备不间断电源装置UPS。
解读:为了确保通信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电源供应体系。双路电源切换机制可以在主电源中断时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而UPS则能在短时间内维持设备正常运转,为技术人员争取宝贵时间处理突发状况。
以上是对《DB61/T 993-2015高速公路监控、收费、通信系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分析。这些规定旨在指导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标准实施项目,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并保障长期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