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陕西省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Title:Land Consolidation - High 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 Part 6: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DB61/T 991.6-2015)是陕西省地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林带的宽度、间距及树种选择原则。例如,要求主林带宽度一般不小于10米,副林带宽度不少于5米,并且建议以乡土树种为主,确保生态适应性和稳定性。这种规定旨在通过合理的林网布局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同时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其次,关于农田防护沟渠的设计与施工,标准强调了沟渠断面形式的选择应结合地形地貌条件,并且要兼顾排水功能与水土保持效果。具体而言,对于坡度较大的区域,宜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而平缓地带则可选用U型断面。此外,还特别提到沟底应铺设防渗材料以防止水资源流失,这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尤为重要。
再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中,标准提出了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要求。它指出,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应当保留一定面积的自然植被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并且鼓励种植蜜源植物吸引传粉昆虫。这不仅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还能间接提升农作物产量。
另外,针对农药化肥使用管理,该标准也作出了严格限制。一方面提倡施用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另一方面限制高毒高效的农药种类,并规定施药后必须经过至少7天的安全间隔期才能收获作物。这些举措都是为了降低农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最后,标准还涉及到了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要求定期开展土壤质量检测以及空气、水质状况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还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来辅助决策过程,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和精准施策。
综上所述,《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DB61/T 991.6-2015)从多个维度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方针,涵盖了农田防护工程规划、生态保护策略制定等多个方面,对于促进陕西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