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培训内容与形式、培训实施、考核与评价以及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New Type Professional Farmer Trai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438-2016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规范》是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的,该标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定。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培训对象的确定。标准明确指出,培训对象应为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并且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参训人员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能够更好地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其次,在培训内容方面,标准要求涵盖农业生产基础知识、现代农技应用、经营管理技能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等内容。特别是强调了现代农技的应用,比如精准农业、智能农机具使用等,这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再者,关于培训方式的选择,标准提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讲授、网络课程等形式开展;而实践教学则需要安排实地考察、操作演练等活动。这种方式能帮助学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培训效果。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要求培训机构配备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鼓励聘请行业专家或优秀农民作为兼职讲师,丰富授课内容。
最后,对于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也有明确规定。要求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通过笔试、实操等多种形式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并且要跟踪学员毕业后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情况,了解其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技能并应用于实践中去。
综上所述,《DB22/T 2438-2016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规范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农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