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蓝莓设施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无公害蓝莓的设施生产。
Title:Code for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blueberry in facility under non-environmental harm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农产品蓝莓设施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432-2016)是指导蓝莓设施栽培的重要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关于品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抗寒、抗病虫害且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例如,“北陆”、“瑞卡”等品种被推荐用于寒冷地区种植。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极端天气下也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其次,土壤管理方面强调了改良土壤结构的重要性。标准指出,应通过增施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提倡使用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制剂,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并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
再者,关于灌溉与施肥。标准建议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精准灌溉,确保水分供应均匀且适量。在施肥上主张采用平衡施肥法,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比氮磷钾比例。此外,还特别提到要重视微量元素的补充,如铁、锌等对蓝莓品质有显著影响的元素。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部分,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利用物理方法如覆盖防虫网、设置诱捕器等手段控制害虫数量;同时鼓励采用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以上是对DB22/T 2432-2016中几个核心内容的详细阐述,希望能为从事蓝莓设施生产的相关人员提供实际操作上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