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生产的园地选择、品种选择、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设施红地球葡萄的延后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stponed Production of Red Globe Grapes in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472-2016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生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红地球葡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实现延后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品种选择、设施建造、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指导生产者科学种植红地球葡萄,提高其经济效益。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红地球葡萄品种。具体来说,应选择枝蔓粗壮、芽眼饱满且具有较强萌芽力的植株作为母本,并确保其无检疫性病虫害。同时强调了苗木质量的重要性,要求苗木高度不低于80厘米,地径不小于0.8厘米,根系发达完整,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二、设施建造
设施建造部分对温室或大棚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准指出,设施的跨度宜为8至10米,脊高应在3.5至4米之间,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覆盖材料应选用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的聚碳酸酯板或玻璃等材质。此外,还需设置通风口、遮阳网以及灌溉系统等配套设施,以满足葡萄生长发育的需求。
三、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建议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其中有机肥的比例不得低于50%。同时,要定期监测土壤pH值,保持在6.0至7.0之间。浇水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修剪也是关键环节之一,需根据不同季节采取相应的修剪措施,如春季重剪促进新梢生长,秋季轻剪保留结果母枝。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红地球葡萄常见的病虫害,标准制定了详细的防治方案。提倡使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生物方法如释放天敌控制害螨数量。化学药剂的应用则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频次。对于霜霉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疾病,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另外,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都要密切观察植株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五、采收与贮藏
最后关于采收与贮藏部分也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成熟度是决定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准确把握最佳采摘时机。通常情况下,当果皮呈现鲜红色且带有轻微蜡质感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果实应及时运往冷库预冷至1℃左右,并在此温度下短期储存,最长不超过两周。
以上就是《DB63/T 1472-2016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生产技术规范》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红地球葡萄在设施条件下的产量与品质,进而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