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规划、结构设计、建造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境内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的设计、建造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Land-saving Solar Energy-saving Greenho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482-2016《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建造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青海省乃至类似气候区的温室建设,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节能增效。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第5.1条明确规定:温室应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地块。同时要求避开风口和遮阴区域,确保充足的日照条件。此规定意在为温室创造最佳的自然环境基础,减少后期运行成本。
二、结构设计
第6.2条指出:温室主体采用钢骨架结构,立柱间距不超过4米,拱杆间距不超过1米。屋面坡度宜控制在25°至30°之间。这一设计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兼顾了采光需求,是实现节地节能的关键。
三、覆盖材料
第7.3条强调:选用透光率不低于90%的多功能复合膜作为外覆盖材料,并搭配保温性能优良的内保温幕布。这种组合能在冬季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同时减少热量损失,达到节能效果。
四、配套设施
第8.1条提出: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通风系统及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这些设施能够精准调控温室内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也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五、施工质量
第9.4条要求:所有焊接部位必须牢固可靠,连接件需紧固到位,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不仅关系到温室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验收标准
第10.3条明确:竣工后应对温室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几何尺寸、承载能力以及各项功能指标是否达标。只有通过验收才能投入使用,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
综上所述,《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建造技术规范》从选址到验收全过程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为推动青海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各地在实际应用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充分发挥该标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