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低产林改造的技术要求,包括复壮措施、管理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核桃低产林的改造和复壮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novation of Low-yield Walnut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466-2016 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地方标准,为核桃低产林的复壮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以下从标准中选取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明确指出,核桃低产林是指由于管理不善、品种退化或病虫害等原因导致产量低于正常水平的核桃林。对于这类林地,复壮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恢复其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在改造前的调查与规划环节,标准要求对林地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立地条件、树体状况和病虫害情况等。例如,第5.1节提到要评估核桃树的生长势,判断是否属于衰老型、衰退型或病害型,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改造方案。此外,还应考虑土壤肥力和水分条件,确保后续措施的有效性。
关于具体改造措施,标准在第6节有详细规定。其中,修剪是一项关键内容。第6.2节强调修剪时要遵循“去弱留强”的原则,去除枯死枝、病虫枝和过密枝,保留健壮的结果母枝。同时,修剪应在休眠期进行,避免影响当年的果实产量。修剪后还需及时涂抹保护剂防止伤口感染。
施肥管理同样重要。标准在第6.3节指出,应根据核桃树的需肥特点合理施肥。春季以氮肥为主,促进新梢生长;秋季则侧重施用磷钾肥,增强树体抗逆性。有机肥的施用也必不可少,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利用率。
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采用综合防控策略。第7节建议加强日常监测,早期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在改造后的管理上,标准提出要加强抚育工作。包括定期松土除草、灌溉排水以及适时采收等。特别是第8节特别强调了采收时间的选择,应在果实完全成熟后再进行采摘,以保证品质和产量。
以上是对《DB63/T 1466-2016 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这些技术要点为核桃低产林的复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核桃产业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