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过程、服务质量与安全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管理及评价。
Title: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601-201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服务设施设备管理
1. 车站应设置自动售检票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率达到98%以上。这一要求旨在保障乘客购票和进站的顺畅性,车站需定期维护设备并及时处理故障。
二、客运组织
1. 高峰时段列车最小发车间隔不应超过5分钟。此规定是为了满足高峰时段大量客流的需求,避免乘客长时间等待,提高运输效率。
2. 换乘站应在明显位置设置清晰的换乘导向标识。这有助于乘客快速找到换乘路线,减少迷路情况的发生,提升出行体验。
三、安全与应急
1. 车站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新。这一措施可以为突发伤病的乘客提供及时救助,体现人文关怀。
2.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四、投诉处理
1. 收到乘客投诉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及时响应乘客诉求,表明对乘客意见的重视,也有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
五、环境卫生
1. 车站公共区域应保持整洁,地面无积水、垃圾,空气清新。良好的卫生环境不仅能让乘客感到舒适,也是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
六、信息化建设
1. 应建立完善的乘客信息查询系统,方便乘客获取列车时刻表、票价等信息。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和透明度,增强了乘客满意度。
这些条文从多个方面规范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既关注硬件设施的完善,也强调软件服务的提升,对于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