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洲桃花心木的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与准备、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非洲桃花心木的人工栽培和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rican Mahogan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571-2015非洲桃花心木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非洲桃花心木种植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科学合理地开展该树种的栽培工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造林准备阶段,规程明确要求对造林地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状况等,并根据调查结果选择适宜的造林地点。同时强调要清除杂草和灌木,确保土地平整,为后续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关于苗木的选择与处理,规程指出应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壮苗。在栽植前需对苗木根系进行适当修剪,去除受损根部,并蘸取生根粉溶液以促进成活率。此外,还建议采用容器育苗的方式提高移栽存活几率。
再者,在定植过程中,规程特别强调了株行距的重要性,推荐采用3米×4米或者4米×4米的配置模式,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光照空间又能便于后期管理操作。同时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深度和方向,避免倒置种植。
对于抚育管理方面,规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一是及时除草松土,特别是在幼苗期要保持土壤疏松湿润;二是合理施肥,每年至少施一次基肥并视情况追加适量速效肥;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树木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在采伐利用环节,规程给出了合理的轮伐周期建议,通常情况下为15至20年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立地条件及经营管理水平。并且提倡实行可持续经营策略,即在采伐的同时注重新林建设,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通过以上几点内容可以看出,《DB44/T 1571-2015非洲桃花心木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利用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