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棉秆处理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和质量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棉秆处理的棉花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process Mechaniza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 Part 9: Cotton Stalk Treatment Ope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843.9-2015《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9部分:棉秆处理作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棉花生产中棉秆处理的机械化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新疆地区棉花种植区域内的棉秆处理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规模化农业生产单位。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和目标用户群体,确保了技术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术语和定义
在标准中,对“棉秆处理”、“残膜回收”、“秸秆还田”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棉秆处理”是指通过机械手段将收获后的棉秆从田间移除或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避免了因理解差异导致的操作失误。
技术要求
# 1. 设备选择与配置
标准指出,棉秆处理应采用符合GB/T 19977规定的专用机械设备。具体来说,推荐使用带有残膜回收功能的联合整地机或者专门的棉秆粉碎还田机。设备的选择需根据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种植规模来决定,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 2. 作业前准备
在正式开展棉秆处理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 检查并调整设备状态,确保所有部件正常运转;
- 清理田间障碍物,如石块、树根等,防止损坏机械;
- 根据地块大小合理规划作业路线,减少空驶距离。
# 3. 作业过程控制
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以下几点:
- 行走速度控制在每小时4至6公里之间,以保证作业质量和效率;
- 碎片尺寸不超过10厘米,便于后续处理;
- 注意观察机器运行状况,及时排除故障;
- 对于残膜回收,要求回收率达到85%以上。
# 4. 作业后检查
作业完成后,应对田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没有遗留的大块棉秆或其他杂物。同时记录作业数据,包括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等信息,以便日后查阅和改进。
安全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及设备完好,在整个棉秆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
- 夜间作业时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 遇到突发状况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
- 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9部分:棉秆处理作业》为实现高效、环保的棉秆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