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总则,包括基本要求、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process Mechaniza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 Part 1: General Ru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843.1-201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1部分:总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棉花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机械化操作。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条文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作业,包括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此条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适用对象,强调了新疆作为我国主要棉花产区的独特性。
【条文2】术语和定义
规定了“全程机械化”、“精准农业”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全程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替代人工完成棉花生产的所有工序,而“精准农业”则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概念基础。
【条文3】基本要求
提出棉花生产机械化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合理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机械设备。同时要求各环节的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并定期维护保养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条文4】耕整地技术
指出耕地深度应在20至30厘米之间,行距设置为70厘米左右,以利于后期机械化播种与管理。此外还强调了土壤翻耕后要进行平整处理,避免出现大块土坷垃影响后续作业质量。
【条文5】播种技术
建议采用精密播种机进行作业,确保每穴种子数量准确无误,株距控制在30厘米上下。同时提倡使用覆膜栽培技术,既能保墒又能提高地温促进出苗。
【条文6】田间管理技术
对于灌溉系统提出了智能化管理的要求,鼓励应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节约水资源。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采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并且要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条文7】收获技术
推荐使用自走式采棉机进行机械化采摘,作业速度保持在每小时4至6公里范围内。收获后的棉花需尽快清理杂质并分级储存,防止因长时间堆放导致品质下降。
以上内容是对《DB65/T 3843.1-201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1部分:总则》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该标准为推动新疆乃至全国范围内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