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益智种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分株育苗、组培育苗及苗期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益智种苗的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pagation of Alpinia oxyphylla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益智种苗繁育技术规程》(DB46/T 355-2016)是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益智种苗的繁育过程,提高种苗质量和产量。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及其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海南地区益智种苗的繁育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确保所有从事益智种苗繁育的单位和个人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种子检验规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这些引用文件为益智种苗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法律依据。
定义与术语
标准对“益智”、“种苗”、“无性繁殖”等术语进行了定义,确保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对术语的理解一致,避免因概念不清导致的工作失误。
繁育环境要求
1. 土壤条件: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适中。这有助于益智植株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气候条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保证益智种苗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标准建议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进行繁育。
种子采集与处理
1. 采种时间:应在果实成熟期及时采摘,以保证种子的质量。
2. 种子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和催芽等步骤。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栽培管理
1. 播种方式:推荐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这样有利于管理和后期维护。
2. 田间管理:包括定期除草、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种苗的品质。
检验与检疫
1. 检验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纯度、净度、发芽能力和水分含量等方面的检测。
2. 检疫程序:确保繁育出的种苗不携带任何有害生物,符合出口或其他用途的要求。
收获与贮藏
1. 收获时机: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最佳收获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种苗的质量。
2. 贮藏方法:提供适宜的贮藏条件,延长种苗的保存期限。
以上是对《益智种苗繁育技术规程》(DB46/T 355-2016)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益智种苗的生产效率,还能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