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斑狗鱼大规格鱼种培育的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日常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白斑狗鱼大规格鱼种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rge-sized Juvenile Northern Pikeperch (Stizostedion lucioper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斑狗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大规格鱼种的培育对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DB65/T 3751-2015《白斑狗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规程》为白斑狗鱼的大规格鱼种培育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池塘条件方面,规程指出池塘面积以20至50亩为宜,水深保持在2.0至2.5米之间。池塘应具备良好的进排水系统,确保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此外,池塘底部需平整并保留适量淤泥,以利于白斑狗鱼的栖息和觅食。
其次,关于放养密度,规程建议每亩放养规格为5至10厘米的白斑狗鱼苗种800至1000尾。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鱼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又能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鱼种健康成长。
再者,饲料投喂是白斑狗鱼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规程强调要根据鱼种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饲料种类与投喂量。初期可采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随着鱼种长大逐渐增加鲜活饵料的比例。同时,投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定位,避免浪费饲料和污染水质。
最后,水质管理方面,规程要求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等,并适时进行换水操作。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加强增氧措施,防止因缺氧导致鱼种死亡。此外,还应定期清除池塘中的杂物和病死鱼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对DB65/T 3751-2015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白斑狗鱼养殖的朋友有所帮助。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可以有效提高白斑狗鱼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成功率,推动渔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