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围产后期奶牛的监控与护理要求,包括环境管理、营养供给、健康监测及疾病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奶牛养殖场对围产后期奶牛的管理与护理。
Title:Monitoring and Nursing Specifications for Periparturient Cows in the Late St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958-2016《围产后期奶牛监控与护理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围产后期奶牛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围产后期定义及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围产后期是指从分娩前21天到分娩后21天这一时间段。这段时间对于奶牛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母牛在此期间不仅要适应即将生产的生理变化,还要为新生犊牛提供初乳。此阶段的合理监控与护理直接影响到母牛产后恢复及泌乳高峰期的表现。
二、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强调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对奶牛的重要性。要求圈舍保持清洁干燥,温度控制在10℃至20℃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50%~70%范围内。此外还应确保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避免有害气体积聚。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几率,促进奶牛舒适度提升。
三、营养供给方案
根据标准规定,在围产后期需要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特殊需求。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总干物质的17%-20%,同时保证足够的钙磷比例(约1.2:1),并适当增加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剂的摄入量。这样可以预防代谢性疾病如酮病的发生,并增强免疫力。
四、健康管理措施
标准提出了定期检查乳房状况、体温变化以及观察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例如,若出现乳房水肿现象,则可采用冷敷或按摩手法缓解症状;而对于发烧病例,则应及时隔离治疗直至完全康复为止。
五、接产准备与操作规程
对于临产奶牛而言,做好充分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包括但不限于准备好干净卫生的分娩床、消毒工具以及急救药品等物资储备。同时要熟悉正确的助产技巧,在必要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协助难产母牛顺利生产。
六、犊牛护理要点
最后还需关注新生犊牛的成长发育情况。建议尽早让其吸食初乳,并记录下每次喂养的时间量等信息以便后续追踪监测。另外也要注意保温防寒工作,特别是在寒冷季节里更要加倍小心呵护小家伙们健康成长。
以上便是关于DB15/T 958-2016《围产后期奶牛监控与护理规范》部分内容的具体分析阐述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