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内蚊虫防制的基本原则、防制方法、监测评估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及个人开展蚊虫防制工作。
Title:Norm for Vector Bio-control Part 2: Mosquito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652.2-2015《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 第2部分:蚊虫防制》是一项地方性标准,主要规定了广东省范围内蚊虫防制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治理
- 标准要求对孳生地进行清理和改造,包括清除积水、填平坑洼、疏通沟渠等措施。这一步骤是蚊虫防制的基础,通过消除蚊虫的孳生环境可以从根本上减少蚊虫数量。
2. 化学防制
-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选择高效低毒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标准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比如佩戴防护装备,避免药剂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
- 定期评估化学防制的效果,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3. 生物防制
- 推荐使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Bti)来控制幼虫。这种方法环保且对非目标生物影响较小。
- 鼓励利用天敌如鱼类控制水体中的蚊幼虫,这是一种可持续的防制方法。
4. 物理防制
- 使用纱窗、纱门等物理屏障防止成蚊进入室内。
- 对于难以清除的积水容器,可以采用加盖或者定期更换水的方式阻止蚊虫产卵。
5. 监测与评估
-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调查蚊虫密度变化情况。
-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制策略,确保防制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6. 培训与宣传
- 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普及蚊虫防制知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防制工作。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中的关键点,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有效防控蚊虫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