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内蝇类防制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各类场所的蝇类防制工作。
Title:Norm for Vector-born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Part 3: Fly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C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652.3-2015《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 第3部分:蝇类防制》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蝇类的防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治理
1. 3.1条款指出:“清除孳生地是控制蝇类的基础措施。”这强调了从源头上减少蝇类滋生的重要性。具体做法包括及时清理垃圾、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例如,在餐馆厨房应设置封闭式垃圾桶,并定期清洗消毒;在养殖场要建立完善的粪便处理设施。
二、物理防制
2. 4.1条款提到:“使用纱窗、纱门等屏障防止成蝇进入室内。”这是非常有效的物理防制手段。安装时应注意密封性,确保没有缝隙让蝇类钻入。同时,还可以采用风幕机,在门口上方吹出高速气流阻挡飞虫入侵。
三、化学防制
3. 5.1条款规定:“使用杀虫剂应遵循最小剂量原则。”这意味着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药量,以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杀虫剂种类也很关键,比如针对不同生活阶段的蝇类选用不同的药剂类型。
四、生物防制
4. 6.1条款建议:“利用天敌或微生物制剂控制蝇类数量。”这种方法环保且可持续。例如投放捕食性昆虫如姬蜂来消灭蝇蛹;或者施用苏云金杆菌等细菌制剂感染幼虫使其死亡。
五、监测评估
5. 7.1条款要求:“定期开展密度监测并记录结果。”通过布设诱饵盘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蝇类活动规律及变化趋势。根据监测情况调整防控策略,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介绍,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项措施,形成综合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