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RFID技术的粮食仓储管理的基本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数据管理、安全要求及运行维护。本文件适用于采用RFID技术进行粮食仓储管理的单位和机构。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Grain Storage Based on RFID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650-2015《基于RFID技术的粮食仓储管理规范》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RFID技术对粮食仓储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存储和传输进行规范化管理。它涵盖了从粮食入库到出库的整个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操作的高效性。
系统组成与功能要求
1. 系统组成:标准规定了RFID系统应包括标签、读写器、天线以及后台数据库等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定位。
2. 功能要求:
- 标签管理:要求标签具备唯一标识码,并能记录粮食的基本信息如品种、批次号等。
- 读写器性能:需保证在不同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支持多标签同时读取。
- 数据处理:后台数据库需能够快速检索并更新数据,确保信息实时同步。
标签应用规范
1. 标签选择:根据粮食种类及存储环境选择合适的标签类型,例如耐高温或防水型标签。
2. 粘贴位置:明确指出标签的最佳粘贴位置以避免影响正常使用效果,通常建议贴于粮袋外部明显但不影响堆垛的地方。
数据采集与传输
1. 数据采集频率:规定了定期或按需采集数据的具体时间点,以便及时掌握库存变化情况。
2. 传输安全:强调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要采取加密措施防止泄露,确保信息安全。
运行维护
1. 日常检查: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
2. 软件升级:保持系统软件处于最新版本,利用新功能改进管理效率。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导致停电等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包括备用电源配置及紧急数据备份方案,以保障系统连续正常运转。
以上是DB44/T 1650-2015《基于RFID技术的粮食仓储管理规范》中几个关键方面的深度解析。这项标准不仅促进了RFID技术在粮食仓储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