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构造要求及相关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采用装配式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Title:Design Code for Prefabricated Frame and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 1310-2015装配式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性标准,主要规范了装配式建筑中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求。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基本规定
1. 该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8度地区的装配式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2. 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原则。
二、材料性能要求
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2. 钢筋采用HRB400或HRB500级钢筋,预应力筋宜选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
三、结构体系与布置
1. 结构体系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宜采用现浇楼盖与预制构件相结合的方式。
2.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400mm×400mm,框架梁的高度不宜小于跨度的1/15。
四、抗震设计要点
1.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为0.7;二级为0.8;三级为0.9。
2. 框架节点核心区的配箍特征值λv不宜小于0.2,并应满足构造要求。
五、连接设计与施工
1. 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采用浆锚搭接、套筒灌浆连接等方法。
2. 灌浆料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0MPa,且流动度初始值不小于300mm,30分钟后仍保持在260mm以上。
六、施工质量控制
1. 施工单位需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各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
2. 对于关键部位如节点区、拼缝处,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留存影像资料备查。
以上内容是对《DB11 1310-2015装配式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旨在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