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沐浴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及技术要求、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沐浴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
Title:Clean Produ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Bathing Industry - DB11/T 1261-2015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61-2015《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沐浴业》是一项专门针对沐浴行业制定的清洁生产标准。该标准从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控制等方面对沐浴行业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重点解读几个关键条款。
首先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标准要求沐浴企业应采用节水型设备,如节水型花洒和水龙头。具体来说,淋浴用水量不应超过12升/分钟,单次淋浴用水量不得超过80升。此外,还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减少电能消耗。对于电力使用,要求照明灯具优先选用LED等高效节能产品,同时提倡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夏季不得低于26℃,冬季不得高于20℃。
其次在污染物产生控制上,标准强调废水处理的重要性。要求沐浴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具体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100mg/L、悬浮物(SS)≤50mg/L、氨氮(NH3-N)≤15mg/L。另外,对于固体废弃物,要求分类收集并妥善处置,尤其是废油脂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利用。
再者在环境管理方面,标准提出建立完整的清洁生产管理体系。企业需制定年度清洁生产计划,并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员工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求所有从业人员了解清洁生产理念及相关操作规范。同时,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各项能耗数据,便于后续分析改进。
最后在持续改进措施中,标准鼓励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例如通过调整配方减少洗涤剂用量,推广循环用水技术等方法降低资源消耗。对于已有的老旧设备,建议逐步淘汰更新为新型节能环保型设备。
综上所述,《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沐浴业》通过对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控制以及环境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规范,旨在推动整个沐浴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各沐浴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