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系统中数据交换的技术要求和信息质量的评估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实施与评估。
Title:Real-time Bu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Data Exchange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72-2015《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系统 数据交换及信息质量要求》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交换格式与信息质量要求。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系统”、“数据交换”等关键术语的含义。例如,“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向公众提供公交车辆运行状态及相关服务信息的系统。明确这些术语有助于理解后续条文的具体应用背景。
数据交换格式
该标准规定了数据交换的基本结构,包括数据包头、数据体和校验码三部分。其中,数据包头需包含发送方标识、接收方标识、时间戳等基本信息;数据体则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定义字段,如线路编号、站点名称、预计到站时间等;校验码用于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这种结构化设计便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对接与解析。
信息质量要求
信息质量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从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例如,对于准确性要求,任何一条公交信息的错误率不得超过千分之五;及时性方面,从公交车实际到达某个站点到该信息被推送至用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0秒;完整性则强调所有应提供的基础信息都必须完整无缺地呈现给用户。这些量化指标为评估系统性能提供了明确依据。
安全性保障措施
考虑到公共交通数据可能涉及敏感信息,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性要求。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传输、访问权限控制以及定期审计机制等内容。只有确保数据安全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并有效防止非法篡改或泄露事件的发生。
总结
DB11/T 1272-2015不仅为构建高效可靠的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也促进了行业内的标准化进程。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各相关单位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