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复壮的技术要求,包括复壮前的准备、复壮措施、后期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的复壮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Artificial Grasslands in Cold Regions (DB63T 1443-2015)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443-2015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复壮技术规程》是针对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因长期放牧、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退化问题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4.1 土壤改良
【解读】在进行草地复壮前,应先对土壤进行改良。主要包括增施有机肥和调整土壤pH值。有机肥不仅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通常情况下,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为宜。对于酸性过强或碱性过高的土壤,可通过施用石灰或硫磺来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5.5-7.0)。
【条文】5.2 草种选择与播种
【解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草地用途合理选择草种至关重要。推荐使用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的多年生牧草品种如老芒麦、披碱草等作为主要建植材料。播种时间以春季或秋季为最佳,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播种量需依据具体草种特性确定,一般为每平方米10-15克。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覆土厚度控制在0.5-1厘米之间。
【条文】6.1 灌溉管理
【解读】灌溉是保证草地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措施之一。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或降水不足时更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灌溉频率视天气状况及土壤湿度而定,一般每周一次即可满足需求。灌溉量要适度,避免出现积水现象造成根系缺氧死亡。同时注意雨季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涝害发生。
【条文】7.3 病虫害防治
【解读】病虫害会严重影响草地健康状况甚至导致其完全丧失功能。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加以预防和控制。首先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其次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积累;再次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或者利用抗病品种等非化学手段降低危害程度。必要时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但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以上仅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范从而促进高寒地区退化人工草地的有效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