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云杉嫁接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青海云杉的嫁接繁育及其相关林业生产活动。
Title:Qinghai Spruce Grafting an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青海云杉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DB63/T 1450-2015《青海云杉嫁接繁育技术规程》为该树种的人工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嫁接时间的选择
根据规程规定,最佳嫁接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此时气温适中,空气湿度较高,有利于伤口愈合和新芽萌发。过早嫁接可能因低温影响愈伤组织形成;过晚则可能导致接穗失水过多而影响成活率。
二、砧木与接穗的选择
规程指出,砧木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苗作为基质。接穗则需从优良母树上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长度约10-15厘米,粗度在0.3-0.8厘米之间。接穗要求芽眼饱满,髓心部不空洞,表皮光滑无损伤。
三、嫁接方法
规程推荐采用切接法进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1. 砧木处理:在距离地面5-10厘米处平剪断面,削平后沿髓心纵劈一刀,深度约为3-4厘米。
2. 接穗准备:将接穗下端两侧削成楔形斜面,长度与砧木劈口一致。
3. 插入接穗: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中,确保形成层对齐。
4. 包扎固定:使用塑料薄膜带自下而上紧密包扎,仅露出芽点。
四、嫁接后的管理
规程强调了嫁接后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积水或干旱。其次,定期检查接口是否松动或感染病害,及时修复。第三,当新梢长至10厘米左右时,可适当摘除部分叶片以减少水分消耗,并设立支柱防止风折。
五、病虫害防治
规程建议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于常见的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以采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溶液喷雾防治;针对真菌性病害,则需加强通风透光条件,必要时喷施代森锰锌等广谱杀菌剂。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要点,能够显著提高青海云杉嫁接繁殖的成功率,促进这一珍稀树种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