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型光纤光谱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光纤技术的微型光谱仪,用于光谱分析和检测领域。
Title:Miniature Fiber Optic Spectrome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O4
国际标准分类号:1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微型光纤光谱仪》DB22/T 2414-2015标准对微型光纤光谱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微型光纤光谱仪的定义,即以光纤为信号传输媒介,用于测量物质光谱特性的仪器。这一定义强调了光纤在光谱仪中的核心地位及其作为信号传输媒介的作用。
二、技术要求
1. 光谱范围:规定了微型光纤光谱仪的光谱范围应覆盖可见光到近红外区域(350nm-1000nm)。这确保了仪器能够满足大多数常规光谱检测的需求。
2. 分辨率:要求分辨率不低于0.5nm。高分辨率可以更准确地分辨相邻波长的光谱特征,提高检测精度。
3. 灵敏度:最低检测限值应不大于1×10^-6 AU。灵敏度直接影响仪器能否探测到微弱的光信号,是衡量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4. 稳定性:连续工作8小时后,基线漂移不超过±1%FS。良好的稳定性保证了长时间使用的可靠性。
三、试验方法
1. 光谱范围测试:使用标准光源,通过扫描法确定仪器的实际工作波长范围。这种方法直观且易于操作,能有效验证仪器是否符合规定的光谱范围。
2. 分辨率测定:采用单色仪配合狭缝宽度调节的方法来评估分辨率。此方法科学合理,能够精确反映仪器的分辨能力。
3. 灵敏度测量: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最佳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以此评价仪器的灵敏度水平。该方法实用性强,便于实际应用中快速判断仪器性能。
4. 稳定性检查:设定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基线数据,最后计算出总的漂移量。这样可以全面了解仪器长时间运行时的状态变化情况。
四、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基本功能、主要技术参数等;型式检验则需涵盖所有技术指标。严格的检验程序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维护用户权益。
五、标志与包装
要求产品上应清晰标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生产日期等内容,并采用防震、防水材料妥善封装,以便于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保护设备安全。
六、运输与贮存
建议采用专用工具搬运,并注意避免剧烈震动;存放环境温度应在-10℃至+40℃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5%,远离强磁场和腐蚀性气体源。
综上所述,《微型光纤光谱仪》DB22/T 2415-2015标准从多个维度对微型光纤光谱仪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于指导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