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测定方法、计算公式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籽粒在田间自然脱水过程中的脱水速率测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Natural Drying Rate of Corn Gr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鉴定技术规程》(DB22/T 2385-2015)是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的测定方法。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自然脱水”是指玉米籽粒在收获后未采取人工干燥措施的情况下,依靠自身水分蒸发而减少的过程。“脱水速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籽粒含水量的变化量。这些基础概念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在样品采集环节,规程要求从田间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植株作为样本,并且每个样本至少包含10穗玉米。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所测数据能够反映整个种植区域的真实情况。同时强调了采样时间应选择在晴朗天气条件下进行,以避免雨水等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接着,在处理与测试过程中,规定了如何正确剥去玉米棒上的苞叶直至露出籽粒表面,并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初始重量。之后每隔一定时间再次称重直到达到稳定状态为止。此外还提到可以采用烘干法验证最终含水量是否准确无误。
最后,在数据分析阶段,通过计算公式得出平均每天减少的百分比来表示脱水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流程中都需要注意保持环境条件的一致性,比如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均会影响测量精度。
综上所述,《玉米籽粒自然脱水速率鉴定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检测步骤,而且强调了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这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作物成熟度及最佳收获时机,从而提高产量并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