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白僵菌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要求、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玉米种植过程中采用白僵菌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Corn Borer Using Beauveria Bassiana Granules in Maiz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86-2015《白僵菌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技术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利用白僵菌颗粒剂防控玉米螟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标准明确规定了其适用于以白僵菌颗粒剂对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并给出了白僵菌、玉米螟等核心术语的具体含义。这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概念基础,确保各方在统一语境下开展工作。
二、产品要求
1. 菌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高致病力、适应性强的白僵菌菌株。如绿僵菌Bb-127等经过验证的有效菌种,保证了防治效果的基础。
2. 质量指标:规定了白僵菌孢子含量、水分含量、pH值等关键参数的标准范围。例如,孢子含量应不低于1×10^9个/克,这直接关系到实际使用中的生物活性。
三、施用方法
1. 施用时间:建议在玉米螟产卵高峰期后的1-3天内进行施药,此时幼虫刚刚孵化,对白僵菌最为敏感。
2. 施用量:每公顷推荐使用量为15-22.5公斤,需根据具体田间情况调整。同时要求均匀撒施于玉米植株基部,确保药剂能够接触到玉米螟幼虫的主要活动区域。
3. 配套措施:提倡与农业栽培管理相结合,如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等,以提高整体防效。
四、效果评价
1. 监测方法:规定了田间调查取样点设置、样本采集频率等内容,强调了数据收集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2. 指标体系:包括防治效果、持效期等多个维度,其中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视为合格。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可以客观评估防治工作的成效。
五、注意事项
1. 环境保护:强调施药过程中要避免污染水源和土壤,保护生态环境。
2. 安全防护:提醒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防止误食或吸入。
六、附录部分
提供了详细的试验报告模板及参考文献目录,便于使用者查阅相关背景资料,进一步深化理解。
综上所述,DB22/T 2386-2015从多个层面系统地规范了白僵菌颗粒剂用于玉米螟防治的技术流程,对于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