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皮松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白皮松的人工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ite Pine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皮松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其苗木质量直接影响到造林效果和景观价值。DB41/T 1133-2015《白皮松育苗技术规程》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为白皮松的规模化、标准化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一、圃地选择与整地
根据规程第4.1条,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pH值以6.5至7.5为宜。这一要求确保了白皮松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及通气条件。第4.2条规定整地时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至3000公斤。这一步骤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苗木生长奠定基础。
二、种子处理与播种
规程第5.1条指出,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精选可去除空粒、病粒等不良种子,而消毒则采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能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第5.2条推荐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播种深度控制在2至3厘米之间。合理密植既能保证苗木个体发育充分,又能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的生长不良。
三、田间管理
第6.1条强调,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齐苗。同时,要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第6.2条指出,在幼苗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水,但要注意避免积水。此外,还应在苗木生长旺盛期追施氮肥,促进枝叶繁茂。
四、病虫害防治
规程第7.1条明确,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巡查圃地,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例如,可用波尔多液预防立枯病,用吡虫啉防治蚜虫等害虫。第7.2条特别提到,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确保苗木质量安全。
五、苗木分级与出圃
第8.1条规定,苗木出圃前必须按GB 6000标准进行分级。主要指标包括地径、苗高、根系状况等。只有达到一级苗标准的苗木才能用于造林或绿化工程。第8.2条还要求做好苗木档案记录,包括产地、批次、数量、质量等级等信息,以便追溯管理。
总之,DB41/T 1133-2015规程从圃地准备到苗木出圃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白皮松育苗的质量和效率。从业者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培育出优质苗木,为国土绿化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