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石材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校准、测量步骤和数据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然石材及人造石材的化学成分定量分析。
Title:Analysis Method of Stone Composition -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602-2015《石材成分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天然石材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原理、试剂、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和报告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理部分,标准指出X射线荧光光谱法基于试样经初级X射线照射后产生次级X射线(即特征X射线),不同元素的特征X射线具有不同的波长或能量。通过检测这些特征X射线的强度来定量分析试样中各元素的含量。这一原理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其次,在仪器设备要求上,标准强调使用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应具备高性能探测器,能够精确测量不同元素的特征X射线信号。同时,还需配备适当的样品室及样品台,以保证样品在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定期校准仪器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以确保仪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样品制备环节对于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至关重要。标准明确规定了样品需经过破碎、混合均匀、压片等处理步骤。具体而言,样品应被研磨至粒度小于75μm,并充分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直径约38mm、厚度约为2mm的圆片。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减少样品颗粒大小不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分析步骤中,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测试条件设定指南,包括激发源参数的选择、测量时间的控制以及背景扣除的方法。例如,建议采用功率为40kW的X射线管作为激发源,并根据待测元素调整相应的滤光片组合。同时,为了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干扰,需要合理选择内标元素并进行相应的校正计算。
结果计算部分则详细描述了如何从原始光谱数据中提取目标元素的特征峰面积,并据此计算出其含量。这里特别提到要应用合适的数学模型来修正各种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比如基体效应、谱线重叠效应等。最终得到的结果应当以质量分数表示,并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位数。
最后,在报告撰写方面,标准要求明确列出所使用的方法依据、仪器型号、实验条件以及所有相关参数设置情况。如果存在不确定度信息也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此外,还应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总结评价,以便后续使用者参考借鉴。
综上所述,《石材成分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不仅提供了完整的操作流程指导,而且特别注重细节把控,旨在帮助用户高效准确地完成石材化学成分的测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