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杏鲍菇生产的产地环境、菌种要求、培养基配制、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绿色食品杏鲍菇的生产。
Title:Green Food -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Pleurotus eryng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食品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DB42/T 1122-2015)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杏鲍菇生产的产地环境、菌种生产、栽培管理、采收及包装等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
标准要求产地应选择在无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土壤和灌溉用水需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的规定。这表明杏鲍菇的种植不能选址于工业区附近或有化学物质残留的地方,确保原料来源的安全性。
菌种生产
菌种生产过程中,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水1000ml;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pH值自然调节至6.5左右。这些配方比例经过科学验证,能够满足杏鲍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同时保持适宜的酸碱度。
栽培管理
在栽培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pH值调整为5.5-6.0之间。播种后要定期通风换气,并且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在高温季节,需要采取降温措施来维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0℃,以促进菌丝健康生长。
采收与包装
当子实体长到八成熟时即可采收,此时风味最佳且营养价值较高。采收后的鲜品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然后采用防潮透气的材料进行包装。每袋重量不宜超过5kg,并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等内容,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
以上就是对《绿色食品 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DB42/T 1122-2015)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分析。遵循此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