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蝴蝶兰盆花设施栽培的环境条件、种苗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包装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蝴蝶兰盆花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Phalaenopsis Pot Flow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116-2015观赏花卉 蝴蝶兰盆花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蝴蝶兰盆花的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这主要是因为蝴蝶兰对环境条件敏感,不同品种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的需求存在差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可以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关于种苗质量,标准规定种苗应具有完整健康的根系,无病虫害,叶片浓绿肥厚。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种苗具有良好的生长基础,减少后期管理难度。健康种苗能够更快适应新环境,缩短生长期。
栽培基质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推荐使用珍珠岩、蛭石、树皮等混合基质。这种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既能满足蝴蝶兰根系呼吸需求,又能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合理的基质配比有助于根系发育良好。
灌溉方面,标准强调要根据季节调整浇水量,夏季高温时增加浇水频率,冬季则需减少。同时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避免叶片积水导致病害发生。科学的灌溉管理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几率。
施肥管理上,标准建议采用平衡型复合肥与专用肥料交替施用的方法。生长期可适当增加氮肥比例以促进枝叶生长,花芽分化期则需补充磷钾肥。合理施肥不仅能提升植株长势,还能改善花色品质。
病虫害防治部分,标准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植株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措施。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人工摘除病叶等都是有效手段。化学药剂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间隔期,防止残留超标。
光照管理方面,标准指出蝴蝶兰喜半阴环境,春秋两季可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夏季需遮荫处理。通过调节遮阳网开度来控制光照强度,既保证了光合作用需求又避免强光灼伤叶片。
温湿度调控是关键环节之一,标准建议温室白天温度维持在25℃至30℃之间,夜间降至18℃至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到70%,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正常生长。温湿度的精准控制对于开花质量和数量有着直接影响。
这些技术要点涵盖了从种苗选择到成品采收全过程,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效优质生产。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高蝴蝶兰栽培的成功率,还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