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用户无功补偿的典型配置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及选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用户的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与配置。
Title:Typical Configuration Design Guidelines fo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K3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112-2015 电力用户无功补偿典型配置设计导则》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电力用户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原则、技术要求和安装运行维护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电力用户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设计。
二、术语和定义
1. 无功补偿:通过提供无功功率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2.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3. 分组补偿:将电容器分组,根据负荷变化情况投入或切除部分电容器组。
三、配置原则
1. 经济性:应考虑投资成本、运行费用以及维护费用,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
2. 可靠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避免因无功补偿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停电事故。
3. 灵活性:能够适应负荷波动,及时调整补偿容量。
4. 兼容性:与现有设备兼容,不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工作。
四、技术要求
1. 补偿方式:推荐采用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
2. 容量计算:依据最大负荷时的自然功率因数和目标功率因数确定所需补偿容量。
3. 控制策略:应具备自动投切功能,优先选用基于电流或电压的控制方式。
4. 设备选型: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重点关注产品的性能指标如损耗、噪音等。
五、安装要求
1. 位置选择:宜靠近主要负荷中心,减少线路损耗。
2. 布置方式:应便于操作、检修,并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3. 接地措施: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均需可靠接地,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六、运行维护
1. 日常检查:定期巡视检查设备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定期试验:按周期对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接触电阻测量等工作。
3. 记录管理: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包括安装记录、调试报告、运行日志等。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