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贮藏保鲜的技术要求、贮藏前准备、贮藏管理及出库等环节的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的贮藏保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Potato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58-2015《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马铃薯的贮藏保鲜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贮藏前准备阶段,标准指出“收获后的马铃薯应在24小时内进行预冷处理”。这一要求旨在快速降低马铃薯的田间热,防止因高温导致的品质下降和病害发生。预冷温度应控制在10-15℃之间,这有助于保持马铃薯的新鲜度和延长其贮藏寿命。
关于贮藏环境条件,标准规定“贮藏库内的温度应维持在1-3℃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适宜的温度可以有效抑制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减少营养物质消耗;而适当的湿度则能避免马铃薯失水萎蔫或过度吸湿腐烂。
对于通风换气的要求,标准强调“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不仅可以调节库内温湿度,还能排出有害气体如乙烯等,从而创造更有利于马铃薯保存的环境。
此外,在日常管理部分提到“定期检查马铃薯状态并及时剔除病虫害感染及腐烂变质的个体”,这是确保整体贮藏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定期巡查能够尽早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最后,在出库时需注意“缓慢升温至自然环境温度后再移出库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温差过大而导致马铃薯表面结露现象的发生,进而引发新的病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