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国槐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国槐的育苗及造林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phora japonica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国槐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之一,其苗木质量直接影响造林效果。DB64/T 1129-2015《国槐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为规范国槐的育苗和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圃地选择与整地
标准规定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适中的地块。在整地时要求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国槐幼苗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良好的土壤环境可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提高成活率。
二、播种育苗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种和催芽。具体方法是将种子放入40℃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置于20-25℃条件下催芽,每天翻动2-3次,待种子有30%左右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量控制在每平方米150-200粒,覆土厚度以1.5-2厘米为宜。这样可以保证出苗整齐且密度适宜。
三、苗木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除草松土,并根据长势适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应在苗木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以后每隔一个月追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蚜虫和蛴螬等常见害虫,一旦发现要及时用药防治。此外,还需定期修剪侧枝,保持主干通直。
四、造林技术
造林地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坡度小于25°的阳坡或半阳坡。栽植密度一般为2×3米或3×3米。造林前要挖好定植穴,规格为80×80×60厘米。定植时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即先填一部分土埋住根系,轻轻提一下苗使根系舒展,再继续填土并踏实,最后浇透水。造林后要及时检查成活情况,对未成活苗木及时补植。
五、抚育管理
造林后三年内每年都要进行抚育管理。主要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除草松土可结合施肥进行,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施肥量视苗木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株每年施复合肥0.5-1公斤。灌溉则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雨季注意排水,旱季及时补水。
六、采收与利用
国槐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致、材质坚韧,是制作家具、建筑用材的好材料。采伐年龄一般为20-25年。采伐时要保留一定的母树林,以维持种群更新能力。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
总之,严格执行DB64/T 1129-2015的各项技术要求,能够有效提高国槐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效,对于促进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