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小叶白蜡(Fraxinus angustifolia Vahl)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新疆小叶白蜡的育苗及造林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of Fraxinus angustifolia Vahl i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疆小叶白蜡是一种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态价值。DB64/T 1127-2015《新疆小叶白蜡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对新疆小叶白蜡的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规程指出,种子应在果实成熟期及时采集,一般在9月中下旬。采集后需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含水量低于10%。种子净度要求达到85%以上,发芽率不低于70%。种子处理采用层积催芽法,将种子与湿沙按1:3比例混合,置于0-5℃条件下处理60天,以打破种子休眠。
二、育苗技术要点
1. 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施足基肥,深翻整平。床面宽度1米左右,长度视地形而定,床间留有步道便于管理。
2. 播种时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秋季10月上旬为宜。春播种子需提前一个月进行低温层积处理,秋播则无需特殊处理。
3.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方式,行距20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覆土厚度1-1.5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100-120粒之间。
三、幼苗管理
1. 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积水。幼苗出土后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促进根系发育。
2. 除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每年至少中耕除草3次以上。
3. 施肥:幼苗生长旺盛期可追施氮肥,每次每亩用量不超过10公斤。后期注重磷钾肥的补充,以增强苗木抗性。
四、造林技术
1. 造林季节:最佳时间为春季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秋季造林应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完成。
2. 株行距:根据立地条件确定合理的密度,一般株行距为2米×3米或3米×4米。
3. 栽植方法:采用穴状整地,穴径50厘米,深度40厘米。栽植时做到根系舒展,回填土要踏实,保证苗木与土壤紧密结合。
五、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巡查林地,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常用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特别注意防治常见的炭疽病、蚜虫等病虫害。
六、抚育管理
造林后3年内为重点抚育期,每年应进行2-3次松土除草。同时做好修枝整形工作,培养良好冠形。成林后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清除枯死木、病腐木。
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新疆小叶白蜡的育苗质量和造林成活率,为荒山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