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掌切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苗选择与种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红掌切花的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Cut Flowers of Anthur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347-2015红掌切花生产技术规程》是海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红掌切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分级包装等内容。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在产地环境要求方面,标准指出红掌切花生产地的土壤应为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pH值以5.5至6.5为宜。这主要是因为红掌喜欢微酸性土壤,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从而促进植株健壮成长。
关于栽培管理,标准强调要合理密植,一般每平方米种植10到15株左右。同时,要定期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辅以微量元素肥料。特别是在开花期前要加强磷钾肥的施用,以提高花的质量和产量。
在病虫害防治上,标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比如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等措施来预防病害发生;使用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当病虫害严重时,可适当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控制用药量和次数,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对于采收及分级包装,标准规定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采收,此时温度较低,水分含量较高,有利于保持花朵新鲜度。采收后要及时修剪茎秆长度,并根据花苞大小、颜色深浅等因素将切花分为不同等级,然后用透气性好的材料进行包装,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以上就是对《DB46T 347-2015红掌切花生产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