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南红山茶和怒江山茶果实的采收时期、采收方法、采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南红山茶和怒江山茶果实的采收及采后处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ruit Harvesting and Post-harvest Handling of Camellia pitardii and Camellia irrawadi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019-2015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西南红山茶和怒江山茶果实的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采收期确定
标准指出采收期应根据果实成熟度来定。具体而言,当果实由绿色转变为黄褐色或红色时即可采收。这一时期果实内部种子已完全发育成熟,皮层变薄,有利于后续加工。
二、采收方法
1. 手工采摘: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天操作以防果实受损。
2. 使用专用工具:如剪刀等轻便工具,防止对植株造成机械损伤。
3. 注意事项:采摘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到挤压。
三、果实处理
1. 清洗:将采收后的果实立即放入清水中清洗,去除表面杂质。
2. 晾晒:清洗干净的果实需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自然晾干,直至果皮干燥收缩。
3. 储存:经晾晒后的果实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并定期检查防止霉变。
四、种子处理
1. 去壳: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去除果壳,确保种子完整无损。
2. 浸泡:将去壳后的种子置于温水中浸泡24小时,促进种子吸水膨胀。
3. 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应及时播种,以提高发芽率。
五、病虫害防治
在果实采收及处理期间,需密切观察是否存在病虫害迹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以上内容为DB52/T 1019-2015标准中关于西南红山茶和怒江山茶果实采收及采后处理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产品品质,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