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辣椒烟青虫的监测方法、预测预报及无害化治理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辣椒种植区烟青虫的监测与无害化治理。
Title:Pepper Greenworm Monitoring and Non-hazardous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974-2014《辣椒烟青虫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辣椒种植过程中烟青虫的监测和无害化治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监测方法
条文3.1:在辣椒田间设置黄板诱捕器,每公顷布置20-30个诱捕器,定期检查诱捕情况以评估烟青虫成虫数量。
解读:此条文强调了使用物理手段如黄板诱捕器来监测烟青虫成虫的数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且能够直观地了解虫害发生的情况。合理的布设密度有助于全面覆盖辣椒田,提高监测准确性。
治理措施
条文4.2:当发现幼虫达到防治指标时(每百株有幼虫5头以上),应立即采取生物或物理防治措施。
解读:该条文明确了烟青虫防治的关键点在于及时性。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就需迅速行动,避免虫害扩散造成更大损失。提倡采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等进行喷洒处理,既能有效杀灭害虫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
条文5.1: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瓢虫等控制烟青虫种群数量。
解读: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天敌来平衡生态链。赤眼蜂寄生于烟青虫卵中,而瓢虫则捕食其幼虫,这种方法不仅高效而且安全环保。
化学防治
条文6.1:化学药剂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尽量选用低毒高效的品种。
解读:虽然提倡优先使用生物和物理方法,但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化学手段。不过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农药使用的法律法规,选择毒性较低且效果显著的产品,同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综合管理
条文7.1:结合农业栽培技术调整种植模式,比如合理安排作物轮作,增强土壤肥力等,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解读:良好的田间管理对于预防烟青虫侵害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促进植株健康生长,还能打乱害虫的生活周期从而降低其繁殖速度。此外,保持田间清洁也有助于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以上是对DB52/T 974-2014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及深入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农户提供实用指导,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要点,实现辣椒生产的绿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