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辣椒主要病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辣椒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
Title:Code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main diseases of chili pep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971-2014《辣椒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辣椒生产过程中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辣椒种植区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解读: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域和作物范围,为后续具体措施提供了实施背景。
二、术语和定义
1. 综合防治:指通过农业、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辣椒病害进行控制。
2.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解读: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正确执行各项防治措施,避免单一手段可能带来的局限性。
三、预防措施
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经过试验验证具有良好抗性的优良品种。
2. 轮作制度:与非茄科作物至少间隔两年以上轮作。
3. 种子处理:采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置于52℃热水中浸泡10分钟后再冷却至室温。
4. 土壤消毒:在定植前10天左右使用石灰粉撒施于土壤表面并翻耕均匀。
解读:上述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病害发生几率,其中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杀灭潜伏在种子及土壤中的病原体。
四、田间管理
1. 合理密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密度,一般行距40cm,株距30cm。
2. 水肥管理:采取滴灌方式供水,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
3.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解读:良好的田间管理水平能够增强植株自身抵抗力,同时切断病害传播途径,为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五、化学防治
当病害达到一定发病程度时可选用下列药剂之一进行喷雾处理:
1. 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2.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 嘧菌酯悬浮剂。
注意事项:
- 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 施药时间宜选晴朗天气早晚进行;
- 禁止超量用药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解读:化学防治作为辅助手段需谨慎操作,在必要时科学合理地应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