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辣椒营养土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育苗设施、营养土配制、播种技术、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地区辣椒营养土育苗生产。
Title:Pepper Nutrient Soil Seedl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of Guizhou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辣椒营养土育苗技术规程》(DB52/T 961-2014)是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辣椒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提高辣椒幼苗的健康度和成活率。以下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准备
规程指出,育苗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pH值在6.0至7.5之间。设施方面,温室或大棚需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及通风条件。这些措施有助于创造适宜辣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小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的质量直接影响辣椒苗的健壮程度。规程推荐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如牛粪、猪粪等作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的草炭土或其他无菌基质。通常按照体积比3:1的比例混合有机肥与无菌基质。此外,每立方米营养土还需添加过磷酸钙1公斤、硫酸钾0.5公斤以及尿素0.3公斤。这样的配方既能提供丰富的养分,又能保证土壤结构良好,利于根系发育。
播种与管理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温水浸泡或药剂拌种。播种时注意控制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20克左右。出苗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并保持适度湿度,避免徒长。当幼苗长至两片真叶时可适当间苗,确保每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期间要定期检查苗床温度,白天维持在20℃-25℃,夜间不低于15℃。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整个育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植株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化学防治则需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切勿超量使用。同时,通过轮作倒茬等方式降低病原基数,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关于辣椒营养土育苗的关键技术要点。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辣椒育苗的成功率,还能为后续的大田种植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促进当地辣椒产业健康发展。